健康講堂

當前位置: 首頁 -> 健康校園 -> 健康講堂 -> 正文

影響健康的不良行為習慣

發布日期:2009-12-15  來源:   點擊量:

世界衛生組織認為,預防急性傳染病發生一靠環境衛生,二靠個人衛生;而預防慢性病發生主要靠養成健康行為習慣和改變不良的習慣行為。那麼有哪些行為與慢性病發生有關呢?

一、A型行為 指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病的行為習慣。有A型行為的人血中、尿中兒茶酚胺含量較一般人高,它可引起血壓高、心腦血管硬化、冠心病,心梗發生率較一般人高3—4倍。因此要克服易生氣、易激動的情緒,工作要删繁就簡,不超負荷工作,勞逸結合,生活規律。

二、C型行為 指易患癌瘤的行為類型。特征是:克制壓抑的性格,好生悶氣有孤獨感或失助感。C型行為易導緻免疫力降低。C型行為轉變的方法是:有情緒一定要發洩,多交朋友,要樂觀,處事要從大處想,不要斤斤計較。

三、緻胖行為 引起肥胖的行為習慣叫緻胖行為。其特征有:飲食結構不合理,熱量高,消耗少于吸收,運動少;緊張時以多吃飯來補償。最近衛生部調查,64%離退休老人超重。肥胖人易産生高血壓、冠心病、腦血管病、高血脂、動脈硬化、氣道阻塞綜合征等。

四、高鹽食行世界衛生組織規定老人每日食鹽量應在5克以下,超過此标準均為高鹽食行為。據北京市衛生防疫站調查,市民平均攝入鹽量為17克,離退休人群中均有高鹽食行為。高鹽食易導緻腦卒中發生。

五、吸煙行據全國調查,成人中有60%人吸煙,經查明香煙中有損害健康的物質。戒煙的辦法宜采用認知療法配合系統脫敏法。

六、酗酒行 腦、肝是人體内代謝最旺盛的器官,受酒的危害也最大。慢性酒精中毒可導緻心理、行為嚴重異常,還可産生脂肪肝、肝硬化、肝癌。戒酒的心理療法如同戒煙,可采用認知療法、脫敏療法,還可用厭惡療法。

Baidu
sogou